這是一篇關於看完色戒的心得文,當初想說那麼多人寫了我就別跟風了,但基於我愛李安的理由(對!!!這是重點),決定除了眼淚外還是留下一點文字紀錄好了。

去看電影之前就忍不住翻了一堆討論文章,一開頭的麻將戲來的快又急,讓我這個不懂麻將規則的人還是看的有點模糊。對於麻將戲的涵義,情慾戲的轉折等比較多人談的部份就先不說了,在看的途中,不時都會想起討論中說到每句台詞動作的來由,所以雖然沉溺在劇情氣氛中,但也只是微微的起伏。

電影真正把我整個轟醒的橋段,是王佳芝在聯絡處對老吳訴說心情的那段,王佳芝似乎把所有壓抑已久的心情在那刻瞬間爆發,並且是以一種如此激烈的口氣。

「他不僅像蛇一樣鑽進我身體裡,每一次都折磨得我流血,
他也像蛇一樣要鑽進我心裡。」

是想要發洩無法對任何人說出口的心情,甚至是希望有人可以救她脫離目前的痛苦。在她還搞不清楚想要什麼的情況下就脫口而出了。

在前面隱晦暗喻的劇情,與字字珠璣的台詞鋪陳下,這一連串的話語確實發揮它的爆發力,而且是超越我所想像的力度在發酵,我從這邊,才切確並真實的聽到王佳芝的想法,從壓抑交戰到發聲,主導全劇的女主角第一人稱觀點,到了此刻瞬間立體起來,她正站在我面前如此有血有肉。而老吳激烈的用他身為情報人員的思維,完全強力的反駁/渺視王佳芝的自白/求救,鄺裕民幾句無力的喊話也毫無發揮效用。

從一開始讓人開心的約會,男女之間的誘人挑逗,確實掌握到曖昧的精隨。接下來三場情慾戲,強烈的情感流動在抽動的身驅之中,悲慟卻籠罩了心,我只能濕了淚眶看著螢幕交纏的肉體默默流淚。易先生在日本料理店跟麥太太的擁抱、聽完天涯歌女流的眼淚,在珠寶店不斷撫摸王佳芝戴了戒指的手與柔情的告白,卻在觀眾已知不會有未來的景況下更顯得悲哀。

這真是一部徹底的悲劇,思考了很久為何當時的大學生,如此理所當然甚至兒戲般的決定執行殺漢奸計畫,為何王佳芝當初如此輕易的獻出了一切去當間諜,這是活在這個時代的我所不能想像的。

在那個國家至上實際上群雄割據、人命如草芥的年代,所謂的人權和個人聲音是可以被漠視的,什麼都不重要,國家最重要,但定義出來的國家,其實只是個虛幻的假象,底下的人只能被觸碰不到的上位者牽著鼻子走。身在時代洪流的易先生、易太太、麥太太、愛國話劇社成員、老吳,都只是被時代巨輪擺弄的棋子。他們苦苦掙扎,但仍然不能留住重要的東西。

老吳失去了老婆孩子;鄺裕民換來了死刑;易先生失去了截至目前為止可以交心的愛人;易太太除去牌桌上的虛應奉承,也只是個空殼;王佳芝可能是幸福的,畢竟她曾經擁有過,但也不會有未來了。當我們架空到跟導演同樣高度來俯看這一切,那些激烈被放大的東西實在渺小,只覺得諷刺又可笑,卻沒辦法指責裡面的任何一個人。

從片中感受到的那是一個缺乏希望充滿無奈的時代,只能苟延殘喘的活著實在太黑暗了,所以看完片子覺得鬱悶無處抒發也是理所當然,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人共同的記憶,就像看竊聽風暴,德國人感受絕對比我們深刻一樣的道理。講到這裡又覺得李安實在太可怕了,經過這些片子下來的磨鍊,在「色戒」裡頭節奏控制的爐火純青,2個半小時毫無冷場。戲裡演員的狂放激情,還是掌握在導演內斂的脈絡框架之中,對於每個環節議題的比重要占多少,都計算的十分精準清楚,使得不同喜好跟層次的觀眾都能各取所需,我覺得這是相當了不起的。

李安成功掌控了張愛玲所要說的「殘忍」這個主題,不管是人性的殘忍,社會現實的殘酷等等,包裹在李安式的厚道之中,卻又狠到一點希望都不留給你,所謂李安拍片期間的痛苦,所期待台灣觀眾能夠理解、屬於文化的情感包袱,或許就在這些無盡的悲哀之中。但也因此,那如微光般稍縱即逝的「情」,在當中更顯得珍貴。

片尾不斷出現的編劇王蕙玲也功不可沒,我不太認識她,但找到了一篇訪談文章,唯一有意見的就是結局手法跟斷背山如出一轍吧。

色戒:專訪王蕙玲1/3
色戒:專訪王蕙玲2/3
色戒:專訪王蕙玲3/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ssa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