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現在寫這篇有點lag,畢竟早就過了一個禮拜。今年最大的爆點,就是


種樹專輯三度得獎林生祥拒領

獨立製作抬頭
有壓過大型商業唱片公司傾向,
還有蔡依林得女演唱人獎但晚會演出卻是對嘴演唱。

我想很多人認識林生祥都是因為金曲,畢竟他不是第一次被提名得獎,但直到這次我才去找了他的作品欣賞。種樹這張專輯,找來沖繩音樂家大竹研跟平安隆合作,混入一樣是島國的沖繩傳統三線琴,增加了南洋風味,仍保有台灣地方民謠風格。歌詞也是走白話純樸路線,算是融合的很好的作品,雖然是民謠,但曲目中不乏充滿活力、爆發力,聽了讓人振奮不已的歌曲,讓我非常驚訝原來可以做出這樣的東西。

獨立製作抬頭,則表示現有的音樂環境,並不能滿足音樂人的理想,於是大家紛紛另起爐灶。現在的大唱片公司的製作模式,娛樂價值大於一切,將大量的製作費拿來炒新聞、灌銷售量,大量生產簡單易學適合在ktv歡唱的歌曲,長期下來,這種短視近利的做法,對整個產業是曇花一現毫無助益的。

當年火紅感動那麼多人的孫燕姿 ,卻因為炒作埃及醜聞毀了一切,真正愛惜藝人的公司,為什麼要去搞那些小手段,卻無法將焦點放在作品本身。楊宗緯的身份證事件,我想電視台或唱片公司也早知道這些事,卻選擇這樣的方式處理,顯示綜藝圈快速變動的環境,造成產業內的思考模式是速食的、短視的、顧前不顧後的。

曾擔任評審的馬世芳在

閒話金曲獎
節目音樂五四三:與林生祥、鍾永豐、鍾適芳聊聊金曲獎
(推薦可以聽聽這個線上廣播)

都探討了金曲問題。金曲是新聞局舉辦,即使他每年因評審變動跟行政長官更換,造成的評審標準跟策略不一,還是有它公正不作假的官方立場。

金曲獎本身的評選的標準,音樂本身是焦點,外包的頒獎典禮,由傳播圈的觀點則是娛樂為主,於是我們看到典禮上大家在關注星光幫有沒有說話,藝人穿了什麼行頭,主持人說話是不是很酸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,蔡依林能歌能舞,但又對嘴表演得了女演唱人到底是不適合??這是馬世芳說的全華人最有公信力音樂獎項體質的精神分裂

林生祥提出的音樂類型應重新分類,不管這段發言適不適宜,但是他獲獎了,所以他取得了在台上的發言權,這是無庸置疑的,在這樣的環境,你可以選擇在體制內奮鬥,也可以選擇在體制外做小小的革命,而他只是選擇了這樣的道路。

再來思考問題本身,目前的環境如果改成音樂類型,我們有多少作品可以投稿,台灣的大唱片公司製作模式,向來是流行什麼炒什麼,作品裡頭大雜燴,整體一致性低。封面更是沒創意的大頭沙龍照,跟不算有設計的醜醜標準字。我當初的想法是覺得不可行,但換個角度想,如果分類改變是否能

促使大眾能夠接收更多的音樂類型??
也促使頒獎時的焦點更能放在作品本身好壞來評判??

如果可以的話,即使是緩慢的進步,也是好事一樁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ssa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